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光伏资讯
英利跨界光伏电商 目标3年1500亿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3-12-23        阅读次数:161次

传统企业纷纷跨界进军电商,英利集团也不甘落后。这家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正谋划着一个宏大的电商战略。

12月19日,英利集团在其第四届供应商年会上首次公布了筹划多年的电商战略,即通过一个名为“全球网络采购平台”的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上下游资源,为全球各地的中小光伏企业提供服务。

英利集团采购总监马艳称,这个平台未来将能够提供原材料供应与销售、技术与管理打包服务、厂房产线设计与建设、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加工与外包等服务。根据计划,2014年6月,全球网络采购平台将正式搭建完成。英利的目标是,到2016年,该平台的规模达到2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00亿元人民币。“事实上今年这个平台已经做了几单生意了,挣了100多万美元。”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说,“未来,这个平台的规模将会超过主业(光伏产品制造)。”

 跨界

在保定电谷国际酒店电谷堂的大屏幕上,“咱们的梦,就在眼前”八个大字十分醒目。这是苗连生为这次年会所定的主题。

数百位来自全球的供应商代表齐聚于此参加英利组织的第四届供应商年会。在苗连生看来,光伏行业的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

跟往届年会不同的是,此次年会英利首次当着数百家供应商代表的面对外宣布英利将正式进军电商领域。苗连生称英利的电商平台为“全球网络采购平台”。

英利跨界进军电商领域的举措让不少供应商不能理解。一位参与此次会议的供应商感慨称,由制造业转去做电子商务,这个跨度真的有点大。

事实上,苗连生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筹划“跨界”了。2010年,通过成功赞助南非世界杯,英利迅速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尤其是在欧美,大家都知道在太阳能领域有个叫英利的公司。”苗连生在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说。

当时光伏行业刚经历经济危机以及欧洲各国削减政府补贴等不利因素影响,正处于“寒冬”时期,各大行业巨头均出现巨额亏损。

2011年,英利集团旗下美国上市公司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亏损约32亿元;2012年的亏损也在30亿元左右;2013年第三季度亏损3850万美元(约2.34亿人民币)。

但品牌知名度的迅速提升让苗连生开始“寻思”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于是,一个整合全球资源的想法开始涌现。

不过苗连生明白,若想具备这个整合能力,英利除了具备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外,还必须保持领先的市场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连续亏损的情况下,英利非但没有放慢脚步,反而加快了出货的力度。

2011年,英利的出货量为1.6GW(10亿瓦特),同比增长51.1%;2012年的出货量约2.3GW,同比增长43.2%;预计2013年出货量达到3.2-3.3GW。

目前,英利已经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光伏企业。苗连生说,在“寒冬”中逆势加大出货量,目的是为了今后能够有更好的布局。

出货量全球老大的地位加上品牌知名度的上升让英利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一定的号召力,这正是全球网络采购平台所需要的重要因素。

苗连生认为,未来光伏行业将会很快复苏,新兴市场将会产生大量的从事这个行业的中小企业,它们缺乏原材料、缺乏技术、缺乏经验等。“小企业去跟大的原料厂很难谈下价格来,但英利可以。英利可以从全球的原料大厂手中采购原料,然后分配给各个中小企业,这种模式是可行的。”苗连生说。

2012年底,英利正式对内提出了要建立全球网络采购平台的概念,并在2013年初专门成立了项目考察调研小组。今年9月份,该平台的网站正式上线。

如今,英利的这个平台已经具备了材料买卖功能。英利集团采购总监马艳透露,到2014年6月份,平台的各种功能都将交付使用。

  模式

苗连生告诉经济观察报,全球网络采购平台在2014~2015年还是处于整合发展期,这个时期主要的任务还是推广,解决上下游客户资源的需求。2016年之后,将会进入成熟期,届时金融杠杆、原材料、市场等都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

马艳称,经过计算,到2016年,英利的全球网络采购平台实现累计交易额将达到250.2亿美元(约1500亿元人民币),覆盖上下游30余个行业。

这个采购平台也是光伏行业内第一家提供原材料、技术、管理打包定制化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

苗连生称,英利的这个电商模式与其他的电商是不一样的。英利不仅是这个平台的搭建者,还是这个平台的运营者和参与者。“这个平台从里到外都是英利自己在操作,也有自己的物流公司,我们不仅搭台,还唱戏。”苗连生说,“总的来说,我们走的会更加稳健。”

一个业内的共识是,今后的两三年全球光伏产业将出现大幅增长,主流市场如欧美市场的比重会大幅下降,新兴市场的比重则会大幅上升。

全球知名市场调研公司IHS断言,欧洲在全球光伏产业内的比例在2014年将由2012年的57%降至29%,同时亚洲市场所占的比例将在明年由2012年的29%猛增至48%。

“欧美市场以外的新兴市场增长速度远高于传统市场。仅一个日本市场,去年才30兆瓦,今年就达到了300兆瓦。”英利首席战略官王亦逾称。

在新兴市场,未来势必会兴起一大批从事太阳能光伏行业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被称之为卫星工厂,它们的生存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生产经验不足、技术竞争力差、原材料采购困难、采购成本高等。

基于此,英利的模式是,利用其全球网络采购平台,从大型原材料供应商手中采购大宗原材料放在平台上售卖,卫星工厂则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买走自己需要的原材料。“由于我们采购的量大,能够跟大的原料供应商谈下价格来,然后再以稍贵的价格卖给那些卫星工厂。对它们而言,也买到了相对便宜的原料。”苗连生说。

不过,英利并不局限于原材料采购。事实上,在这个全球网络采购平台上,卫星工厂还能够购买原材料设备、技术、OEM甚至是定制化工厂等。

事实上,英利的全球网络采购平台的业务实际上已经有了订单。在北非,英利承接了一个光伏电站项目。该项目从设计、设备、施工、交付均由英利负责。

苗连生不愿意透露更多的细节。他表示,这种类似于EPC的总包业务在英利未来还会更多,都可通过这个平台来实现。

底气


苗连生坦言英利不怕竞争。在他看来,整个行业里除了英利,没有哪家企业拥有建立这个全球网络采购平台的能力。“这需要全球性的品牌、全球化的队伍以及相应的市场地位,这些一样都少不了。”苗连生说。

对于全球网络采购平台的优势,英利向数百位供应商代表给出的答案是位居全球首位的发货量、五大生产基地、17个省级分公司、遍布各大洲的17家海外分、子公司以及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

一位参会的供应商称,这些优势都是英利的硬件条件,最重要的可能还是整个光伏市场在未来几年的大发展,足以支撑采购平台的运转。

目前,在欧洲市场,几大主要的太阳能发电国家的普遍电价大概在0.2欧左右。“这个价格其实意味着已经不需要政府补贴了。”王亦逾说。

权威数据显示,到2014年,全球将有75%的国家不再需要政府补贴,整个光伏市场将真正进入平价上网时代。

IHS最新发布的季度报告显示,到2014年,全球的太阳能设备安装量将达到41GW。2013年预计在35GW左右。

英利预计,2014年北非、拉美、东南亚和国内市场安装量将大幅提高。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和欧洲市场将占据全球安装量的42%;美国和日本则将占据30%;新兴市场将占28%。

新兴市场中,拉丁美洲、非洲、东南亚和印度将成为主要的增长点,将分别占据全球安装量的7%、9%、3%和4%。

而在国内市场,2013年国内光伏装机容量有望达到8GW,到“十二五”末则有望达到35GW。

“英利丰富的国内建厂经验和技术支持、设备及原材料供应、融资服务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入市支持。”马艳说。

另外,随着未来全球光伏市场安装量的增加,光伏行业的采购金额也将随着大幅上涨。“以目前全球光伏市场的增速计算,未来三年,全球网络采购平台交易额将以50%的速度递增。”马艳说。

英利的统计显示,2014年,全球光伏行业的采购额预计将达到418亿美元,其中英利为24.2亿美元;2015年全球为399亿美元,英利为37亿美元;2016年全球预计514亿美元,英利为43.3亿美元。

英利的目标是,未来三年,在全球光伏市场采购总额中,除英利自身采购外,全球网络采购平台能够占10%。“这个目标很容易就能实现。英利自己就有了10%,加上世界其他市场再占个10%,很容易达到250亿美元这个目标。”苗连生说。

来源:经济观察报

版权所有:苏州达同新材料有限公司